(一)指导思想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着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理念,面向光电子技术行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基本要求,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目的,采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开展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改革理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借鉴国外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光电子技术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主线,全面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将学校与企业、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形成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的“企业嵌入式”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实现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三)具体做法
1、校企联合的 “3+1”培养模式
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要求,我们采用了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即在校内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环节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意识,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企业环境为依托,以工程项目为驱动,采用“双教师制、双导师制”和“分层次、嵌入式”培养方式,形成了以知识能力、个人与工程能力以及企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科专业课程体系
2、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全面改革理论与实验教学
(1)理论教学改革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推行了我们提出的“知识+工程能力+专业综合素质”的工程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法,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大量工程与应用案例,并在课堂上增加讨论、学生演讲、课外调研等教学环节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理论教学的工程教育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教学内容方面
增加工程和应用相关的教学素材与问题解析,向学生充分展示理论与工程和实际应用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
② 教学方法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和学生动手环节,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寻知识。同时,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是学生从记忆知识变为理解知识。
③ 考核方式方面
专业课考核适当提高了过程考核比例,正确评估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效果;期末考试中在考核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工程问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核内容,并减少记忆性知识考核。
(2)实验教学改革
我们在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中也引入工程教育的理念,应用工程教育方法,开放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评估方法,以单个实验项目为实验教学单元,提出了一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主动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项目设置为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不同实验环节,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实验”,自主进行C、D、I、O实验过程、获得系列个性化实验结果、主动锻炼自身能力。
(3)新建学生创新工作室,拓展校内实践场所
针对卓越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学院新建设了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专业学生专用的、全开放的学生创新工作室。学生创新工作室定位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场所,只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工具和材料,项目设置采取“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方案,以“实现学生想法”为设置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项目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该创新工作室拓展了本院学生的校内实践场所,进一步落实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推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4)开拓长效企业实践基地,落实企业培养环节。
学院与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东骏激光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飞扬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为电科专业的企业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企业实践、工程师资和实验室共建等方面进行长期的合作,在成为学生进行三个层次企业培养的场所。通过组织学生对相关企业的参观、学习和在企业环境下全面的综合训练,结合专业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达到在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知识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实现知识与能力、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① 第一层次企业培养的落实:行业与企业熏陶
学生对行业企业的参观、学习、培训,并结合工程基础课程学习,达到让学生逐步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熏陶的目的。
电科学生在菲斯特公司参观和听企业总工程师讲座
② 第二层次企业培养的落实:企业工程实践
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训,并结合专业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达到在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知识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电科学生在天马公司进行企业实训
(四)成果展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三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和实施,在教材建设、教改论文、教研项目和实践基地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教材编写
(3)教学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职称 |
1 |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Z200914 |
向安平 |
教授 |
2 |
基于CDIO模式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
Y200964 |
侯俊勇 |
副教授 |
3 |
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Y200965 |
蔡青 |
高级 实验师 |
4 |
光电信息材料人才培养模式面向CDIO的设计与改革 |
Y200966 |
朱兴华 |
教授 |
5 |
基于CDIO的光电技术类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
Y200967 |
何修军 |
副教授 |
6 |
面向工程教育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 |
Y201025 |
陈锋 |
讲师 |
7 |
工程教育模式下材料类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Y2013049 |
李乐中 |
副教授 |
8 |
大学物理工程教育共享资源与教学拓展的建设与实践 |
Y2013050 |
代群 |
副教授 |
9 |
《材料科学基础》培养目标的优化与实现 |
Y2013051 |
彭龙 |
副教授 |
10 |
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建设与改革创新 |
Y2013052 |
陈敏 |
教授 |
11 |
光电类实验项目建设与教学实践 |
Y2013053 |
樊敏 |
实验师 |
(4)教学获奖
专业教师彭龙获2013年学校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